在美国夏令营的日子,让我看到了教育行业最良心的模样
怎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?怎样才能实现好的教育?当一个又一个虐童事件刺激着我们的神经,除了探明真相之外,找寻真正的教育之道,也是必要的事情。这一次,圈哥就来讲述自己一段亲历故事,还原美国教育的真相,试图寻找一种解决答案。
文/ 郭 阳
最近,有关幼儿园与虐童的事件不断发生,不断刺激着我们每个人的神经。携程幼儿园、红黄蓝幼儿园,一次次刷新下限的事件,让每个人都坐立不安,难以置身事外。
生态圈是一家体育商业媒体,但我们也对这一事件保持着密切的关注,一边渴望真相,一边“雨露均沾”地承受社会对于媒体不愿意深入一线的指责——虽然说句公道话,如今媒体这样的景象,也是社会的产物——标题党与煽动情绪,往往比深度与真相的流量更大。
当然,为同行开脱不是我们的本意。虽然无法深入一线去还原事实真相,但我们仍然想要去用自己的传播能力,去试着讲述一个有关红黄蓝上市(红黄蓝(RYB. NYSE)股价腰斩,下跌41%,该)的地方——美国的教育故事,来试着还原教育行业的本来面貌。
这个故事要从圈哥本人的经历说起。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念完体育管理研究生之后,跟多数迷茫的学生一样,笔者也在美国踏上了漫漫求职之路。虽然平时常常参与各种体育志愿者与实习活动,在国内也有不少实践背景,但由于国际学生的身份,以及体育这个行业在美国人里极高的受欢迎程度,体育求职并不容易。
兜兜转转,在一个学习休闲体育管理的同学的推荐下,我选择了Camp Fire公司旗下一个名为“Camp Tannadoonah”的夏令营机构。
Camp Tannadoonah,倒背这个单词成了这个夏令营的保留竞技小游戏
当时的考虑是,一方面可以在这里做体育老师,跟自己的专业不算太偏离,另一方面,由于教育机构在美国是非盈利组织(Non-Profit Organization)(整个机构的营收与支出都可以在网上查到,每年利润约为0),因此如果能留下来,工作签证办理比较容易。
2015年的详细年报,以及连续几年的孩子数量——2015年为847人
做完辛辛那提大师赛的实习之后,我把全部家当放在车上,取车来到位于密歇根州中部小镇Vandalia的湖畔营地,开启了我的Camp Counselor(姑且翻译成营地辅导员,如果你有印象的话,老友记里Ross交过一个大学女友,曾担任过camp counselor)的职业生涯。
一段为了签证的权益之计,却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美国教育的魅力,甚至找寻到了美国体育为何如此强大的一个原因。
夏令营的具体位置,Birch Lake湖让人流连忘返
教育与人性:永远、永远以孩子为中心
所有营地辅导员被要求提前一周来到营地,一方面是把所有的木屋打扫干净,布置成夏令营应有的样子,例如为所有的体育场刷漆、划线,给球打气,另外一方面也是对辅导员进行再一次的深入教育。
美国密歇根州的田园湖畔,我们需要布置出这样一整个Camp的区域
给所有球打气、挂球网、甚至制作弓箭,也是我们的分内工作
在周里,我们一起学习这样一个1921年就成立的Camp的历史,每人必须随身携带一本78页行动指南小册子(文中的文字截图,基本都是来自手册),并进行记忆。册子上面有一个辅导员应该完成的全部工作任务,学习安全预警与报警,准备好应对这里会发生的所有潜在可能性,排除任何可能的危险。
此外,我们还要在这里学习Camp的那些歌曲(各种乡村音乐,甚至还与时俱进地有霉霉的歌),学习烹饪食物,了解水上运动的安全救护,学习如何与孩子交流,甚至要每个人准备几个催眠小故事……
而我们被教育的宗旨只有一条:以Campers为中心(Campers-Centric Focus),也就是说以来参加Camp的孩子为中心。做每个决定的时候都要想一想,这样的决定是否会对孩子造成危害。如果会,就不要做这样的决定。而且,辅导员不允许与Campers有私交。
对于我而言,这样的内容是完全全新的,不光要记忆各种名词与人名,还要去理解并掌握我的工作任务。但对于多数辅导员而言,这个Camp是他们从小开始每个暑假都呆的地方,甚至是他们的父辈、祖父辈,以及家里每一个孩子夏天呆的地方,他们在这里成长,对这里的一草一木、历史故事都了如指掌,这里就像他们的另一个家一样,对他们而言,这一周则容易很多。
完成整整一周的准备之后,就正式开始了Camp的工作生涯。
能否找到圈哥?除了我之外这一期的辅导员还有两个英国人和一个智利人
这里的Campers从6岁到18岁不等,按照年龄分配在不同的木屋里,由不同经验的辅导员来应对,比例大致按照1:5来分配。有时偶尔还有更小一些的孩子,很多都是兄弟姐妹们一起过来,互相有个照应。如果有些孩子特别小的,家长也会作为志愿者,利用自己的能力(医生、体育教练、维修、厨师等),在夏令营中帮忙。而这个夏令营非常的老派,所有的孩子以及工作人员,全部不允许使用电子设备,必须全身心的沉浸在夏令营的生活之中。
具体而言,每天的安排非常充实:从早上升国旗、唱国歌这样的爱国教育,再到一日三餐(每周有几顿是自己动手生火做饭,这也是孩子最喜欢的环节)、每天4门自选课程,以及中间穿插的游泳时间(游泳和水上课程是这个湖畔夏令营的特色)、零食时间、午休、野营……再到睡觉前围着篝火唱歌的环节,一天排的满满当当。
每天的课程安排满满当当
美国人的爱国教育也是无处不在
在课程方面,每天4节课孩子可以随意进行挑选,有趣的课程可以吸引众多孩子参加,除了我负责的体育与游戏课之外,还有大量的趣味课程可以选择,如表演课、舞蹈课、手工课、画画课、野营课、冲浪课、钓鱼课、吉他课等等,也会根据辅导员的特长临时增设一些课程——例如我就特别开了一门中国书法课,教大家写自己的名字。
舞蹈课和表演课(能让每个人都起舞的音乐,是泰勒-斯威夫特的歌……下图为《shake it off》的演出环节,谁在说她的歌不算country music我跟谁急)
音乐课,几乎每个美国同事都会弹吉他,而DJ是最帅的辅导员
食物制作课
手工课(每组制作的纸箱船,最轻的孩子乘坐,看哪个组的航行最远)
而从这样一个课程安排来看也会发现,体育的元素和比例,在美国的夏令营文化中还是很重的,一半以上的项目都与体育息息相关。
而作为一个营地辅导员,的确是非常非常的劳累。毫不夸张的说,由于每天的奔波,再加上我带的是Sports and Game这样的体育游戏课,运动手环每天都能记下我2万步以上的征程。 39 38999 39 15288 0 0 3728 0 0:00:10 0:00:04 0:00:06 3728
部分课程设置,可以看到体育的比例很高
一整天的忙碌之后,围着篝火唱起Camp歌曲,熄灭营火后送孩子们回到床上进入梦乡(常有睡不着的孩子需要去哄,这个我最不擅长……),出来冲个凉,在满天星星的夜空下看着一闪一闪的萤火虫闪烁(好久没见过这么多这么美的萤火虫了,每天给表现最好的孩子捉萤火虫是我的固定福利),跟其他辅导员一起弹弹吉他唱唱歌,聊聊生活,聊聊感情,聊聊人生,就是一天之中最惬意的时刻。
围着篝火唱歌、跳舞,看每周的精彩照片
体育教育:从夏令营了解体育,根据兴趣选择项目
前几日生态圈推送了一篇“体教结合”的文章,有不少体育院校的专家学者来跟我们留言讨论——原本就不该有体教结合这样的概念,体育原本就是教育的一部分。有关学术的问题,我们暂且搁置,但有关体育是教育一部分的相关体验,我却在这个Camp得到了最全面的体会。
因为我的专业背景,我顺利成为了整个Camp的体育游戏课主管(Sports and Games Director),负责每天四节体育课程。
手册中的一页,其中有关体育课的具体内容
我本人非常热爱体育锻炼的,篮球足球等国内常见的运动项目都非常熟悉,例如例如我有美国E级足球教练证,因此这个项目对我来说难度不大。
但没有想到的是,我得到的课程表,是一整个完全不同课程表,在篮球足球网球之外,还有美国人擅长的腰旗橄榄球、网棒球(lacrosse),甚至还有我从来没有参与过的射箭、皮划艇、躲避球(dodge ball)、gaga ball(其实就是玩泥巴)等等项目,让我有点压力山大。
gaga ball之后的“盛况”
不过,我也算快速的找到了一整套的方法——如果是我擅长的项目,就自己来代课,但如果是我不擅长的项目,请其他辅导员来帮忙指导,而一旦在孩子中有擅长这个项目的人,委任他为班长,就能很快的掌控整节课程。
而在我的体育课之外,另外还有一系列的水上课程,由专门的有救生证的辅导员代课,此外向射箭、远足、弹弓(这个算体育吗?)等高危课程,也会有专门的人士来上,并且提供一整套的装备。这部分课程的内容,我不做过多赘述,放一些图片供大家想象。
射箭课的装备全部是我们自己制作的
gaga ball是小孩子们的最爱
一种类似排球启蒙的项目和之后的排球课
我的网球课搭档,我们合作时她才第一次从Campers成为辅导员,现在她已经是NCAA的选手了
水上项目是最酷的,但其中一些课程必须达到一定的年龄和水上项目的标准才能参与
弹弓课有专门的护目镜
所谓Dodge ball,跟咱们的丢沙包差不多
网棒球,我实在是不会,于是请的网棒球校队的朋友帮忙传授,此外棒球课也是用踢软足球来代替击打,从而起到规则启蒙的作用
我是看照片才知道也有瑜伽课……
腰旗橄榄球,不劝阻的话,大孩子会想打一天!
篮球足球不必多说了
从这样的Camp课程中,孩子有机会学习了解到各种各样的体育项目。很多人的第一次接触体育,就是从我的课上开始的,这让我们感到颇为自豪(希望没有带偏他们)。在这个年龄上,乐趣要重过技能教育。他们在这里接触到这门运动之后,回到家里可以参加相应的俱乐部,或是在校园中进入校队之中。
而另外一方面,自主选择权也显示的淋漓尽致,每个孩子一天只有四节课的空间,他们可以在无数的课程中进行选择。天气热的时候水上项目比较火热,而临近每周结束,趣味性的项目会比较火爆。
我们平时都在吹捧NCAA(全国大学体育协会),但在NCAA之前的AAU(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)我们谈的并不多,而在AAU之前,美国孩子究竟是怎样爱上体育的,我们也谈的很少。
在我看来,Camp体育、家庭体育与校园体育一起,为孩子提供了最初的热爱与了解项目的机会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辅以之后一整套以NCAA为出口的校园体育,最终才成就了美国深厚的体育帝国。甚至不光是体育,在Camp接触到的很多文艺活动,也成为了孩子们一生中的挚爱。
教育与传承:一代又一代的延续
每一个孩子,从他们6岁起每年夏天都来到同一个夏令营,无论贫穷还是富裕——穷困的孩子可以得到减免费用的福利,有个孩子父母都在监狱里,他几乎在Camp呆了一整个夏天,最后被小姨接走的时候他跟我们抱头痛哭——我相信,他应该不会走上父母的老路。
我供职的这个Camp的近百年久远历史
这些孩子每年在各自的学校里学习,积累无数的好玩的故事,然后到夏天回到Camp,来跟其他孩子分享。而当他们来到16岁,就有机会成为助理辅导员,帮助营地进行管理的工作。而从18岁开始,他们就有机会成为真正的营地辅导员了!
有好多孩子都迫不及待的等待着自己成为辅导员的这一天,虽然工资其实并不高(大概一个月不到2000美元),但在这里,他们可以把自己学习获得的全部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之后的孩子,开设自己擅长的课程,把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、音乐歌曲传下去,磨炼自己的领导力,把Camp的全部文化一代一代的传下去。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m1328a2m1k3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吐槽一句,在传承过程中的确会有一些独立生态的改变……上面是笔者最爱的Camp Song(营地歌曲)《Linger》,而当我在Youtube上搜索的时候我发现,每个Camp的歌词甚至曲调都不一样……
“And as the years go by, I'll think of you and sigh. This is good night and not good bye.”
每年最后一天唱起这首歌,孩子们都会哭成一片。
而有过Camp工作经历和负责人推荐信的辅导员,往往可以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,如同他们“志愿者-实习-工作”的体系对志愿者工作的强调一样。在美国公司看来,热衷于教育公益事业的人,在品格、耐心、爱心、毅力、领导力等多个方面都值得称赞,这样的经历也犹如一张证书,为他们打开了职场的绿灯。这种对于志愿者、教育公益事业的看重,或许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
而这样的Camp,在我供职的Camp Tannadoonah附近还有6个,在整个密歇根,在整个美国中西部,在整个美国,有着千千万万个类似的Camp,这构成了美国庞大的暑期社会教育网。
YMCA同样也帮助不少孩子走上了体育之路
而在Camp文化之外,学校教育,YMCA(Young Men's Christian Association)等宗教教育共同作用下,编制了一幅美国基础教育的画卷。
当然,我也无意过分美化美国的Camp文化。几乎每一周都会有辅导员因为在营地喝酒、抽大麻或者是情感方面的原因而遭到辞退,哭着开车离开这里。从还是个小朋友的时候开始,到成为一个为孩子安全负责人的领导者,再到一个为自己犯下的错埋单的大人,再到有一天把自己的孩子们送回到这里,开始一段新的原始而奇幻的旅程,这样的循环,构成了美国人暑期教育的一部分,这故事并不完美,但足够真实,闪动着人性的真与善。
Camp会评出无数的优秀学员,表彰每一个孩子,即便是弹弓课也会评出——“弹弓之王”,表现好的孩子会有好多张
离别前夜,孩子们从火把的队伍中走过,向火中扔一个写着愿望的纸条,并且大声讲述自己的感受和收获
在最后那个周五,当我们送走所有孩子的时候,信息时代也终于回归,不断有人扑过来找你要合影,来跟Mr. Yang(每个辅导员都用first name,因为这样一来生词相对较少,容易记忆)说拜拜,相约着明年再见,看到这样真情流露的一幕幕,还是让人有些感动。
不愿意离去的小Camper
回到我们撰写这篇稿件的目的上来。这不是对美国夏令营文化的吹嘘,可能也无法解决中国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。但从这样的一段故事的描述中,圈哥想要说的是,教育本应是以人为本的良心行业,利润应该后行,甚至应该往非盈利行业上靠拢。这不光关于一个普通行业,关于一个社会中人民的相互信任,更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。
我们今日之社会过于浮躁,能赚到的快钱行业吸引着更多青年才俊投身其中。而有关教育、有关养老等等行业,甚至还包括体育这样有关国民身体健康与精神文明的“慢”行业,却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,教育投入不够,社会资源倾斜不够,政策的指引不够,平时人们的关注也不够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行业人才匮乏,让这些行业的发展受到限制,也让一些教育水平不足的人混迹其中。具体到教育行业,从业者素质的参差不齐,让我们原以为是个例的“虐童”甚至可能是普遍现象,让人们几乎失去对社会的基础信任,这无疑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情况。
见过教育最良心的模样之后,让我们也试着把真善美倾注在教育行业,把更多的资金引入进来,把非盈利体系搭建起来,让更多的人才留在这里,让教育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的良心行业。只有善待孩子、老人、年轻人,才能让整个社会有向前发展的持续动力。
点击下面蓝色字,获取更多资讯
姚明与杨扬都在谈论「体教结合」,这家公司能否用运动员留学业务破局?
如何破解中国足球人才极度匮乏的怪圈?这里是张路的6000字箴言
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
点击 “阅读原文” 进入生态圈官网